展览动态
首届双年展引观众尽享艺术魅力

2014-07-18 03:30:00 来源:新疆经济报 




随着特别展——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雪莲堂”近现代艺术馆收藏的120幅绘画珍品的撤展,历时近一个月的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首届双年展”)接近了尾声。12日,乌鲁木齐市热浪袭人,但新疆国际会展中心的观展热潮却更甚。

  本报记者李金霞
  由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牵头主办的艺术盛会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无疑成为了时下新疆人民的狂欢盛宴,维吾尔族的“巴郎子”、哈萨克族的长者、青春逼人的“小年轻”,观众们在展馆驻足细品、抒怀畅谈。走进展馆汲取文化营养

  “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财富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他的账本上没有支出。我们新疆在绵延的丝绸之路上就扮演着这样一位吸收着不同养分的集大成者。我想,在当今,只要有人为新疆打开这一扇窗,将新疆领进当代艺术殿堂之门,新疆很快就会上路。”新疆著名导演马史说,“在上海、北京、深圳举办的双年展,我们可以发现当代艺术共同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但我觉得新疆解决这个问题相较内地要相对轻松一些,因为新疆没有根深蒂固的儒释道文化根基,它的"躯体"里有着多民族、多地区包容与共的文化基因,文化血脉里流淌着西方、中亚、欧洲等地域的文化血液。新疆的文化本身就处在不断吸收、不断创新的这么一种状态,这种先天的因素使新疆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过程中难度系数相对较低。”

  “新疆的神奇不仅仅体现在最高和最低、最冷和最热、最彻底荒凉和最充裕富足的自然环境。在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生的孩子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种先天就有的文化、文艺敏感性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出第二个。我们知道很多艺术门类之间是通的,虽然此次进驻新疆的是当代艺术,但这并不妨碍极具艺术感知能力和表演天赋的观众对当代艺术的接受程度。”马史说。他每周都要几次往返于会展中心,他发现来会展中心观展的很多少数民族观众不是走马观花地随便看看,而是为自己的服装设计寻找灵感,给自己的摄影技术寻找突破口等。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目的却很明确,他们走进展馆更多的就是一种吸收,已经跳过了欣赏这个简单的艺术接受层面。

  乌鲁木齐市第23中学的学生卡比努尔·如苏力在代课老师热比古丽·卡力阿吉的陪同下走进了展馆。卡比努尔·如苏力告诉记者:“我非常喜欢服装设计,也励志做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我想把火红的艾德莱斯绸做成各式各样飘逸的长裙,让新疆的美女们因为我的服装而更加靓丽。”卡比努尔·如苏力非常喜欢颜色艳丽的衣服,平日里她只要一闲下来就把不穿的衣服裁裁剪剪做成她喜欢的样子。此次走进展馆,卡比努尔·如苏力是想在展览中找到一些启示,积累一些服装设计和服装颜色搭配方面的经验。不同年龄段观众观展角度不同

  “在展馆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司徒乔与新疆"、"雪莲堂"近现代艺术馆收藏的画作前慢慢踱步观看的大都是中老年人,而4、5号展馆里18个国家带来的当代艺术则是年轻人驻足留念的地方,这顺应了观者欣赏画作的习性和规律。”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处处长王树声说。

  “我喜欢看徐悲鸿、齐白石的画,他们的画作有我们那个年代艺术创作的气息,我们看着熟悉,并且他们的画作有一种稳健和成熟的感觉,安静而让人看得舒服。”68岁的王炳涛给记者讲述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他说:“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很少出来看展览、看演出了,前两年女儿怕我一个人窝在家里闷,就硬拉着我陪她去看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朝鲜演出团的节目,音乐不吵,姑娘们柔美的舞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女儿说韩国演出团来疆演出了,我想那我们全家就去看看吧。去了之后,一堆年轻人中就坐了我这么一个老头子,自己觉得心里有点不舒服,而且那劲爆的音乐也让我觉得不习惯。”

  “油画、国画等我是欣赏不来,它们又不能动、不能发声、不能和我玩,欣赏画作就是一个放松自己的过程,看着油画、国画还得想想那个时代背景什么的,那多累!看上一两幅这样的作品我就想往4、5号展馆跑,像4、5号展馆的互动艺术,电视屏上变脸、流动的岩浆,看着新奇、觉得好玩。”市民李杰说。各界观众从内心感悟作品

  乌鲁木齐晚报副刊部的杨梦瑶告诉记者,首届双年展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反映当代国际艺术的当下状况和当今社会被关注的现象。在她眼里首届双年展不是一般的艺术展览,也不是国际上优秀艺术创作精品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对于社会和艺术有着双重意义的学术课题,是一次有价值的展示。杨梦瑶说:“叙利亚艺术家带来的影像作品《双城信缘,大马士革——维也纳》,它和展馆中的很多作品一样,有着很明显的政治语境。时长近7分钟的作品,画面几乎是静止的,除了急促飘下的雪片,被白雪覆盖的房屋、街道和树木几乎没有变动。偶尔在镜头中出现的小狗和行色匆匆的赶路人,也是稍作停留就消失在了纷飞的雪花中。苍白的画面、萧瑟的街景,如果观者不静下心来细细解读,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我真看不出这幅作品所要表达的是处在战争中的叙利亚人实则惊恐却不得不平静,绝望但不得不面对战争的心理。”

  “乐观、勤快是维吾尔族的天性,这种天性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司徒乔与新疆"系列作品中的部分画作,把维吾尔族从内心反映在脸上的那一瞬间的东西,勾勒得那么神似,这真不是一般的功夫。”市民热依拉·买买提说,“在乌鲁木齐看到这样的展览后,我不止一次地想,要是将这样的展览搬到吐鲁番和和田,搬到我的家乡喀什那该有多好。要是能把全国、全世界的画家、艺术家都请来新疆喀什住一段时间,刻画出一批反映喀什人文风情的画作那该有多好。”

  热依拉·买买提说:“家乡那曾经被称为臭水沟的吐曼河如今成了整个盛夏人们纳凉最好的去处,东湖上飞溅的喷泉成了游客们驻足留念的景观。曾经拥挤到挤不进一辆救护车的街道宽敞了起来,低矮的土房子也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所替代……这样的变化不胜枚举,住在喀什的人幸福指数更高了,笑容也更甜了,要是能把这种背景下的喀什变成艺术家笔下、镜头下的美景就好了。这样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感觉到古老的喀什焕发出了青春的气息。”观众期望双年展走得更远

  “首届双年展满足了我对当代艺术所有的幻想。”市民刘璟告诉记者,“这次的参展作品更具有综合性和多元性,绘画、影像、雕塑、版画、装置艺术等当代所有的艺术种类几乎都有涉及,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结合多种创作手法和最新科技手段创作出来的。另外,参展的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的18个国家,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创作灵感,作品表达出来的是不同的构思和文化样式,所以说十分多元。另外,现在的很多展览有点像搞人海战术,没有思想,什么东西拿过来往里面一放就是一场展览,没有思考,缺乏高度、深度和前瞻性,更谈不上实验性和前卫性。首届双年展避免了这些,它的作品以"丝绸之路"这么一条主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我希望双年展能长期举办下去,国内外更多优秀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能走进新疆。”

  “首届双年展开幕后,我请教我身边的一些老师和同学,也查过一些资料,首届双年展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现代艺术不一定都需要去解释得很清楚,观众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那就是什么。很多观众可能对一些作品不理解,但是大家都很感兴趣,这就够了。当代艺术打破了我们以往的观展经验,比如我们以往看到的画可能都是写实的画,而今天看到的可能都是抽象的画、半抽象的画,还有表现性的绘画。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用装置材料制作的作品,这对很多观众有很大的启发。至少不会再让大家把艺术看得片面,而是看到艺术媒介的广泛性,这在艺术审美观念上也是一种更新。”新疆师范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大二学生汪祥建说,“当代艺术与少数民族艺术在强烈的对比中更容易看到自身文化发展的不足,艺术家们可能在这次展览后会重新思考自己的创作路线,开始注意到高科技手段来包装的当代艺术已经走入新疆了。这样,新疆艺术家也许会因为这样的文化冲击来尝试借助一些3D技术、电脑技术、投影机等技术和设备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汪祥建说:“我身边有很多的同学、朋友等都感觉当代艺术作品看不懂,我希望我们的大学或专业机构能在展览开幕前组织一些讲座之类的,给我们传授一些欣赏当代艺术的经验,这样我们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度就会提高。”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界来说,首届双年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甚至独一无二的展示基地,它见证着多元文化在新疆再一次的交流与碰撞的全过程。此次展览对我们在艺术和观念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让新疆艺术家看到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太过单一,当代艺术的表现跟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不一样,更需要从生活中提炼。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艺术家们所用的色彩,有的时候可以脱离我们生活中的审美情趣,直接表达内心和情绪。”在场馆中执勤的依力哈木·耐比说。这位维吾尔族帅气小伙一边带领记者在展馆中欣赏作品,一边讲述他对于任戎的作品《创世纪》的解读。依力哈木·耐比说:“从这幅作品跟前走过乍一看以为是一扇屏风,等你与它擦肩而过后我相信你会和很多人一样,为它重新折返回来,因为它的魅力就在那里。”说着,他拿起倒挂在图案间隙的小铁锤给记者敲了音律介绍道:“这幅作品是由9扇部件构成的,9扇部件的薄厚一样、高度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所标示的图案镂空的面积大小不一样,所以9扇部件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是没有具体的音律规律的。飞腾的鹿、奔跑的人、静静开放的花朵,这些动物、植物、人的图腾图案样式多,作品刻画得清逸而洒脱,有着万物归一的意思。”

  依力哈木·耐比说:“我在乌鲁木齐看到了首届双年展,我想我在阿克苏执勤的同事们也一样期望看到这么顶尖的艺术盛会,我希望以后双年展能走向地州,走到更多更需要它的地方去,把我们新疆人的视野打开,使我们心胸敞亮,让我们也跟着时代走。”

  7月6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观众被美国艺术家克里夫德·罗斯的影像作品《小风琴山》深深吸引。

  7月6日,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前来观看双年展的观众络绎不绝。

  7月6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观众被李向明用谷物等制成的装置作品《种子》深深吸引。(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李雄心摄)



上一篇:新疆美术迈入“当代”如何羽翼渐丰    下一篇:新媒体展:看艺术变魔法(图)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5-2035 c-art.org.s104.000p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美术网       电话:010-8388 4421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三区7号 - 39号(100062)

电子信箱:meishu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