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交流
《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 讲述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

http://news.cang.com 2014/7/14 15:48:49 美术报 浏览7次 加入收藏


华夏收藏网讯    近日,美国艺术史家曲培醇(Petra ten-Doesschate Chu)教授的著作《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曲教授生于荷兰,定居于美国,自1972年起在美国西东大学美术与音乐系担任教授,教龄40余年,被公认为19世纪艺术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现任西东大学美术与音乐系学术总监,《十九世纪世界艺术》执行主编,曾任19世纪艺术史研究者协会主席。多次获奖,包括简与摩根·惠特尼艺术史学术奖金、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学术奖金,以及两次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奖金。2013年曲教授曾受北京大学邀请在艺术学院授课半年,并往四川大学作专题演讲。
曲教授著作10余部,其《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兼顾学术水准与阅读趣味,被誉为迄今最好的19世纪西方艺术史。中文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教授主持翻译,译者学术功底扎实、经验丰富,译文质量上乘,加之含574幅插图,彩印精装,值得收藏。


此书关注以19世纪为中心时段的西方艺术,叙述时间上自18世纪下半期,下至20世纪20年代,以20章分别叙述欧洲各国在特定时段的艺术状况,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摄影、装饰艺术,展现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等流派的灿烂群星,宏观上把握重要艺术观念的演进,微观处结合艺术家个人的成长背景及生平详尽介绍名家名作,立体呈现构成艺术场域的艺术家、美术学院、批评家、画商、各类艺术赞助人等要素的变化,讲述了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学院规则走向艺术自由的曲折历程。


此书另一精彩之处在于将艺术的演变置于19世纪西方政治、经济巨变的背景中。这一时段见证了一系列对于西方现代社会的生成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及历史潮流,而曲教授以高超的手法将社会历史与艺术史议题熔铸成一体,如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图像志的建立、拿破仑战争及其艺术宣传机制、工业革命与源于英国的设计新风尚、世界博览会与展现民族特性的自然主义艺术的风行、城市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印象派对新视觉趣味的追求、世纪末的幻灭感后印象派对欧洲/城市中心的逃离,等等,使读者能够全面把握这段艺术史错综复杂的线索。


法国艺术在19世纪具有垂范欧洲的地位,因此相关专题亦是这本艺术史的重点。此书中文版出版之际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正举办相关的“名馆·名家·名作展”,因此《国博讲堂》特于5月24日邀请曲培醇教授就“印象派艺术的法国特性”等相关学术问题发表演讲,丁宁教授作现场翻译。曲教授以追述19世纪对艺术之“法国特性”的讨论为大框架,回顾定义了“法国特性”的前代经典艺术品(包括国博在展的数幅油画),并重点讲述印象派艺术由异端转变为经典的戏剧化过程,以及由此凸显的19世纪后半期艺术观念的巨变。

上一篇:艺术家打印出“3D指甲” 夸张美甲一印就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5-2035 c-art.org.s104.000p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美术网       电话:010-8388 4421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三区7号 - 39号(100062)

电子信箱:meishunet@163.com